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10月12日,根据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视察组,在李恩清主任带领下,对全区关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情况进行调研视察,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具体体现在:
(一)领导高度重视,思想凝聚共识。区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全区安全生产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深入基层一线督导检查,强调坚决筑牢安全屏障,切实守住安全底线。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区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及“1+7”政策文件体系列入重要议题。分管领导亲自部署、亲自督战。通过领导示范引领和多次调度推动,在思想上凝聚全区党政干部共识,形成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强大合力。
(二)完善工作体系,狠抓责任落实。区委、区政府及时制定印发《昌江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专题研究部署全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明确了10大行动、34项具体措施,并督促指导21个部门制定出台了25项子方案,全区6个乡(镇)街道也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全区层面形成了“1+25+6”方案体系。截至目前,政府和企业治本攻坚投入超1510万元。各相关部门分别带队检查166次,行政处罚10次,罚没金额3.25万元;曝光、约谈6家企业,上报合格典型执法案例1起,公开典型案例2起。多部门联动协作,推动34家企业开展疏散应急演练,督促27家企业负责人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开展自查,帮扶指导企业25家,督促企业建立“一图一牌三清单”19家、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五个一”和“十个一次”11家、制定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20家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8家。常态化开展消防、燃气、交通、危化安全等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发现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50条,已整改48条。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5846家,行业部门联合检查单位228家。对“九小”场所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立案调查22起。排查冷库数量17个。消防、住建部门制定了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增建计划,已建立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111个。对电气焊作业安全进行集中整治,共检查企业(点位)155家,发现隐患137条,已整改126条。拘留违规使用电气焊人员1人。挂牌督办立案重大火灾隐患单位1家。
(三)注重宣传培训,安全意识增强。区安委会办公室印发《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7”政策文件体系工作方案》,编发“1+7”政策文件汇编。各地各部门结合“1+7”政策文件宣贯,累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行动宣贯9次、198人次;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从业人员33次、1451人次;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开展安全宣传2570人次;按规定开展应急逃生演练企业34家、1133人次。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强化技能培训,推进“三项岗位”人员培训,着力提升各类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工贸(小微)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班各一期,培训201人。
二、存在问题
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
(一)在安全素质能力提升方面还有不足。部分企业安全意识不强、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弱化,对双重预防机制认识不到位,在安全管理上“打折扣”“搞变通”,“三违”现象仍有发生。一些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重效益、轻安全,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不严,安全培训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混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二)在安全生产精准执法方面有待提升。虽然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监管能力和力量不足的问题,监管能力水平还有欠缺。例如,部分监管人员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掌握不够全面、深入,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力量等,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能力弱,执法不精准,这些问题影响了安全生产监管的效果和水平。
(三)在全民安全素质提升方面有差距。宣传教育形式有待丰富,有关部门和企业大力开展了宣传教育培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宣传形式的创新还有点不足,仍有部分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学习的热情不高,积极主动性不强,全民的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几点建议
(一)责任意识要常态化压实。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持续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做到提前谋划、周密部署、落实到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实抓牢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检查排查要常态化开展。要突出问题导向,加强部门联动配合,持续开展好重大事故隐患标准宣贯活动,聚焦重大风险、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做到深入细致排查到位。认真组织好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优化专家指导服务机制,提高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坚持严格规范操作流程,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全面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专业队伍和装备设施建设,强化应急演练,保障应急救援工作顺畅有序。发现责任不落实甚至敷衍整改的,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
(三)安全教育要常态化进行。要加强宣传培训力度,丰富宣传形式,结合实际全面宣贯落实“1+7”政策文件,研究制定本辖区、本部门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具体方案,着力堵塞监管漏洞。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规范开展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要严格管理。要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安全生产意识。
(四)管理体系要常态化增强。要加快实施安全生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以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为契机,更新改造一批重点设施,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安全“三个一律”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烟花爆竹集中排查整治、电气焊作业安全集中整治、打通“生命通道”、“九小”场所专项整治等重点任务。要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