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上午,昌江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区政府综合楼401会议室隆重开幕。肩负着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信心满怀地步入会场,为完成大会的各项任务、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尽职尽责。
区十届人大六次会议应到代表139人,实到代表125人,符合法定人数。
区委书记罗文军出席大会。大会执行主席罗文军、李恩清、周淮钦、李龙江、王天才、占冬英、姜涛、欧阳毅文、王建安、陈菊明、余志锋、江斌、虞晓军、马文胜、王美华、柳春才、金昆、程添翼、张祥明、张伟、徐志伟、汪立琴、王逸、王国涛、梁晓妃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恩清主持大会。大会主席团成员、区副县级以上领导和老同志代表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点,李恩清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奏国歌。

区长倪卫春向大会作《昌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贯彻新发展理念,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2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36.8亿元,增长3.6%;财政总收入18.2亿元,增长0.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规上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28.52亿元,增长11.2%,全市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57.7亿元,增长10.3%,全市排名第二;引进内资54.71亿元,增长8.3%;实际利用外资2804万美元,增长6.1%;外贸出口1.69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0.9亿元,增长2.3%,全市排名第二;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3%。
报告强调,过去一年来,昌江区聚焦精准施策,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如期完成、污染防治持续加强、抓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管控;聚焦提质增效,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六稳、六保”重点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第三产业繁荣发展;聚焦改革开放,全面激发发展动力活力。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财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零基预算改革、高位推动国资公司运营改革;聚焦品质提升,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功能品质稳步提升、农村环境面貌极大改善;聚焦共建共享,全面提升民生福祉水平。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面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任务、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聚焦转变作风,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巩固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持续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
倪卫春代表昌江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关心帮助昌江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倪卫春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根据区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部署要求,区政府制定了《昌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十四五”时期昌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50亿元,全省位次前移3-5位,年均增长8%;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7%;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7500元、31570元,年均增长分别为8.5%、9%;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55:43,工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2亿元。
倪卫春强调,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十四五”时期将重点把握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全力聚焦国家试验区建设。紧紧围绕国家试验区“两地一中心”战略定位,谱写昌江“一轴两廊三区”陶瓷文化发展新篇章。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着力壮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陶瓷创意四大重点产业,围绕“两地一中心”全市产业布局,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突出企业主体,建立企业研发投入正向激励机制,重点支持富祥药业、猎户星空、宏亿电子在昌江建立研发中心,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探索协调发展新路径。立足“服务中心大局、做实做优昌江”的发展理念,构建“一核引领、三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城乡空间格局。
——开启交通强区新征程。抢占交通强省政策机遇,启动交通强区建设工作,把昌江打造成联动昌景的重要门户枢纽。
——形成绿色发展新方式。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发挥昌江生态优势,重点抓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以更高标准打造“生态昌江”升级版。
——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政府职能转变、营商环境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激发、闲置资源盘活、政府债务管理等领域取得突破。
——构筑共享发展新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进一步强化民生福祉保障,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
倪卫春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202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总收入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国家和省市下达任务。
倪卫春强调,围绕上述目标,今年昌江区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感恩奋进,着力融入景德镇国家试验区建设。高品质融入“两地一中心”的发展蓝图、高标准完成全省旅发大会项目、高质量服务好省市重大工程项目。
——坚持科学施策,着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坚持转型升级,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壮大新型工业、做活做强现代服务业、做精做优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数字产业。
——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培育壮大新发展动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重大项目攻坚、做好招大引强文章、夯实重要平台基础。
——坚持示范引领,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惠民利民,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关爱“一老一小”、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创新推进社会治理、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加强政治建设、推进法治建设、提速智慧建设、抓好廉政建设。
报告发出号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披荆斩棘,主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用情用力办好昌江事情,在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中,努力实现昌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菊明作《昌江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昌江人民法院院长陈翰朋作《昌江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昌江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程家敏作《昌江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大会提请审议《昌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书面)、《昌江区20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1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昌江区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大会表决通过大会选举办法。